第一部分,统计。
读物:
1 杨宽《西周史》
2 加缪《局外人》
电影:感谢deekseek根据我的豆瓣观影记录为我做的表格。
序号 | 电影名 | 上映日期 |
1 | 飞向太空 | 1972年3月20日 |
2 | 蝙蝠侠 | 1989年6月23日 |
3 | 双旗镇刀客 | 1991年5月17日 |
4 | 土拨鼠之日 | 1993年2月12日 |
5 | 小树的故事 | 1997年12月25日 |
6 | 我是谁 | 1998年1月17日 |
7 | X战警 | 2000年7月14日 |
8 | 汉尼拔 | 2001年2月9日 |
9 | X战警2 | 2003年5月2日 |
10 | X战警3:背水一战 | 2006年5月26日 |
11 | 金刚狼 | 2009年5月1日 |
12 | X战警:第一战 | 2011年6月3日 |
13 | 金刚狼2 | 2013年7月26日 |
14 | X战警:逆转未来 | 2014年5月23日 |
15 | X战警:天启 | 2016年5月27日 |
16 | 无名之辈 | 2018年11月16日 |
17 | 失控玩家 | 2021年8月13日 |
18 | 沙丘 | 2021年10月22日 |
19 | 四海 | 2022年2月1日 |
20 | 狂飙 | 2023年1月14日 |
21 | 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 | 2023年9月29日 |
22 | 无价之宝 | 2023年11月10日 |
23 | 繁花 | 2023年12月27日 |
24 | 飞驰人生2 | 2024年2月10日 |
25 | 周处除三害 | 2024年3月1日 |
26 | 沙丘2 | 2024年3月8日 |
27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 2024年4月3日 |
28 | 变形金刚:起源 | 2024年9月20日 |
其他:今年在开车,做饭的闲杂时间,看了大量台湾的一些论政节目收看最多的主要是郭正亮的亮点交锋,以及后来的沈逸的一些节目,主要有新西兰中文频道三妹主持的一档节目,在这档节目里她也要邀请了郭正亮,我也几乎每期都看,还有一个是吴琼主持的台海政情室,这个是唯一的把沈逸与郭正亮拉到一起做的节目。除此之外,还有很多TVBS以及中天的节目,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一部分,我将重点谈谈沈逸和郭正亮这两位,而不再以节目为经纬去谈。
第二部分,详谈。
杨宽《西周史》这个一开始看我还是很兴奋的,因为对比之前看的剪商,西周史好歹是正儿八经的学者做的书,一看就是专业的。前部分讲西周建国讲的非常详细,也的确弥补了我很多知识盲区。比如我原来以为武王伐商牧野之战打完了就完了。实际上,牧野打完了之后,武王又分别派了六师去南方征伐其他六个依附于商国的势力。等等。但是待我读完全书之后,我很难对这本书有一个很高的评价。
首先有一些是客观的原因,比如由于成书较早,有一些事情现在似乎已经定论了,当时还尚未定论,杨宽还在书中去分析他的错误的观点。这个是客观原因,不算毛病。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毛病就是书名起得名不副实。因为我买书的时候很诧异,竟然还有西周史。因为按照我之前的理解,西周是没有历史的。西周的很多文献都被犬戎毁了。我们对西周这段历史时期仅有的一些历史资料就是尚书周书中的一些篇幅。还有就是出土青铜器中的金文。以及后世典籍中对西周历史的提及。这些历史资料都是片段化,零碎化,不成体系的。没有人可以根据这些零碎的历史资料去写一本断代史出来。所以当时我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是既兴奋,又困惑的。兴奋的是,我猜我可能搞错了,人家既然起这个名字,而且是个正儿八经的历史学者,怎么会没料呢。困惑的是,如果真的有料的话,我又怎么会不知道呢。整个西周去头去尾中间都是空白的,但凡有一点点新的东西出来,都是轰动性的。
读完之后,发现,果然是忽悠人的。就是根据我前面提到的历史资料去深度挖掘。大概西周建国就占了三分之一篇幅。然后就在水文化,制度一类的东西。中后期很多制度还是根据周礼,礼记这种战国时期的资料去附会。我看了之后,真是惊掉下巴。因为原本按照我的朴素的想法,如果一个人拿战国时期的资料去写西周史的话,基本上就是属于民科一类的。网上这种帖一大堆,我看都不带看的。但是这是个正儿八经的历史学者,这让我觉得中国的人文社科好像也太水了。
我提一嘴,在我看来拿礼记去研究西周史大概和拿明朝那些事去研究宋史差不多。
关于西周史,我很喜欢西周史,不单单是西周史,而是整个先秦史。因为先秦史是我们的文化起源。能解释很多起源性的问题。先秦史在我看来就是商前,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部分。
商前,我之所以用这个概念,而不用传统的夏,或者虞夏,不是因为外国人不承认夏这样的原因,而是因为商前太模糊了。商前就像一张大光圈镜头拍的照片中的焦外部分。我们手中可靠的历史资料太少了。考古成果也是有一些的,但问题在于现阶段的考古成果与商前历史资料无法有效匹配。比如,我们挖到了曹操墓,我们通过一些出土的文物的分析,很快就能验证这是曹操墓,但是我们挖到一个商前时期的古墓,找不到匹配的。这个问题甚至在商,乃至于周都是存在的。
关于这一时期,我这里有一个粗糙的,模糊的,未经验证的一个简单的模型。我认为上古时期,在中国是存在着本土的人类比如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等等,但是这些人类最后都被外来的人类取代了。我们历史课本中出现的这些人与今天的中国人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今天的中国人大概是从西伯利亚,东北这样一条北线,以及西域,河西走廊,这样一条西线,以及东南亚,湖广,福建浙江这样一条南线融合出来的。我这个是没有依据的我认为。因为国家层面还是有一种打造我们中国人是土生土长的理论的努力。我只是依据我所读到的片面的资料,得出这样粗略的不准确的印象。这些外来人过来之后,遍地开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成千上万的史前小邦国。这些邦国经过若干年的征伐,融合,最后形成了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邦国。其中一支就是虞国。虞国是一个复合概念,大概就类似于今天的北约或者欧盟吧。是由众多小的方邦以及一些大的宗教氏族组合而成。有一些人认为位于杭州附近的良渚遗址就可能是虞国的遗址。虽然这种观点没有得到任何的证实。不过良渚遗址呈现了一个非常显著的文化特征就是玉文化,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玉文化即使不是起源于良渚,那也至少是在良渚得到了根本的扩大与发展。我们可以在后世的很多遗迹与文物上都能嗅到良渚的文化味道。良渚这么大的一个文化影响力,但是在后世的典籍中没有被提及,这是非常反常的。所以很大的一个可能就是它确实被提及了,但是我们对不上号。
总之,虞国是一个很大的邦国,他内部又有很多小邦国。往往是哪个小邦国强大了,就拥有整个大邦国的统治权。比如唐尧虞舜。尧或许是虞国的一个边疆封国唐国的君主。而舜可能是虞国核心贵族出身。总之,就这样更替换代一段时间之后,权力就凝固到了虞国的另一大家族,夏后氏家族手中。很多迹象表面,夏后氏与虞国确实有某种顺承的关系。夏后氏得权之后,通过各种手段,最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以后权力只在夏后氏内部传承,其他邦国不再有机会分享。
这是比较传统的对夏国的理解。但是我个人的认知在这里劈叉了。就是我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夏的认知。
另一种认知非常的非主流。就是我认为夏可能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部落。它可能从来没有站到中华民族历史舞台的中央。之所以今天我们世人对夏家喻户晓,那很可能是被周给洗脑了。在这种认知中,我认为中国的周朝之前的主体政权就是商。在商之前,或许也有另外一个与商有着相似文化的方国。完全没有夏的位置。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观点,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商人的甲骨文中,完全没出现商人之外的神。而周人的甲骨文中,有周人的神,有商人的神。这说明,商人的宗教是有一定的纯粹性的。他如果是按照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接了夏后氏的棒,那无论如何,甲骨文中一定会出现关于大禹的记载。目前的现实就是没有。你很难想象,商人代替了夏后氏的统治之后,他们能把这片土地上原来的神彻底的洗去。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就是一场种族屠杀式的灾难。
我们原有的,传统的叙事逻辑是周人留给我们的叙事逻辑,就是虞夏商周。一代代传下来,最后传到了周人这里。夏商周的祖先早先都是虞国的下属方国。后来先是夏崛起了,然后商崛起了,最后是周人崛起。在史记中提到“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 按照这个逻辑,商人祭祀不可能不祭祀禹舜。现实是,甲骨文中完全没有禹舜的位置。不是说没有提到禹舜,而是没有他们的位置。没有提到的意思就是没有看到禹舜这两个字,但是有其他人物做了类似的事情,但是用的其他字。而没有位置的意思是,完全没有这两个类似的人物。
所以这就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遐想空间。我就产生了第二种观点,认为夏后氏是周人历史中存在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或许也在中国境内,但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主体部落。
商,商是目前为止,经过了考古验证的我们中华民族最早的政权。这个是非常稳固的。我认为商的重要性,被贬低了。商的传承非常久远。就是说商早在汤建国之前就存在了很久。而且商有自己完全自洽的宗教。我倾向于认为,商是那个能替代掉虞夏位置的中华民族的始祖。早在商汤之前,中原地区就存在着数不清的部落。商只是其中之一。后来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商变强大了,然后征服了很多方国。成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宗主国。商的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在于商老是迁都,不像周,就焊死了宗周成周两个位置。这给试图通过考古商遗迹来获取更多信息的这种努力带来了不小的挫折。种种迹象表明,商与东夷部落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夷部落往往是以鸟为图腾,而商也是以鸟为图腾。为什么说商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落呢,因为周人不认鸟。鸟在周人的文化中,没有什么特殊的位置。而商和其他东夷部落一样,非常推崇鸟文化。甚至在《诗经·商颂·玄鸟》中一上来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八个字信息量是非常的大的。首先强调,商的统治是天赋的,是天命论。其次,强调了商的统治是天赋的,是天命论。好吧,后一句与前一句的区别是,前一句强调,商的统治是神盖过章的,有合法性。后一句强调的是,盖章的神是天,而不是帝。天帝一字之差,就是商周意识形态的核心区别。这首诗并不是作于商代,而是周代的宋国。宋人是活在周代的商人。所以必须严格遵循周朝的政治正确。周人就是强调君权天授,而不是君权帝授。而天这个宗教概念,并不存在于商代。这是周人自己搞出来的,商人压根没听说过的东西。商人只信一个主神就是帝。没有任何的修饰词,就是帝。按照商人的宗教观,商王死了之后,就去了一个地方,他们就可以被后代的商人称之为帝,但是要带上自己名字。在所有帝之前,有个最原始,最大的帝,那就是帝。所有商人都是帝的后裔。帝就是神界的统治者,而商王则是世间的统治者。所以商王要定期的祭祀,以向帝做工作报告。同时,有大事了,还要通过占卜,去问自己的祖宗帝凶吉。我为什么说商的宗教是自洽的呢。因为商人的世界观就是帝是神的统治者,商人又是帝的后裔,所以对世间万物有绝对的统治权。人类历史就是帝一代一代的后代繁衍下来,一直到当代的商王。这比周的那个打了一个又一个补丁的宗教观要周致多了。
总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本来应该是帝命玄鸟,降而生商。后来处于周代的政治正确改成了商。但还是很自豪地强调,自己曾经被神选中了。另一个点就是神选中的是玄鸟,就是商人承认自己是鸟的后代。这一点也非常重要。鸟文化的核心就是东夷部落。而东夷部落的神是少昊。这个部落除了有鸟文化之外,还有这发达的历法。在上古时期,能玩立法的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农业发达,农业发达才有立法的需求,如果你是放羊的部落,你不需要立法。另一个条件就是天文学先进。因为历法是根据天象的。总之种种迹象表面呢,东夷是一个在早期文化灿烂,的一个强大部落。但是这个部落与周也互不兼容。周人一直不承认东夷的地位,一直把他们当蛮夷。
这里就出现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东夷属不属于华夏。东夷属于华夏的话,周人明确的表示东夷是蛮夷,不属于华夏,这不是矛盾吗?那么如果东夷属于华夏,那周人又站在了什么位置?
周,周是一个很邪门的部落。周把中国上古的历史搞得乱七八糟。这背后有一个原因是我认为周人起源的卑微。按照正史的记载,周的老祖宗后稷和夏的老祖宗大禹与商的祖宗契一样,都是虞国的干部。大家都是公务员,谁也别看不起谁。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线索就是诗经里大量关于周起源的记载。大雅·生民这样说: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简单说,姜嫄踩到了帝的足迹,怀孕生下了后稷。后稷就是周人的始祖。
这里也有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就是周人的始祖是后稷,后稷是只有妈妈,没有爸爸的。并且后稷的妈妈是姜姓的。如果这个记载可信的话,那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就是周人早期也是姜姓羌人的一支。因为远古时期都是只知道妈妈,不知道爸爸的,不是说只有后稷是这样的,都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姬姓周人是姜姓羌人的一支。后稷的爸爸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这一直一直在姜姓羌人的活动区域中活动。史记认为姜嫄是有邰氏部落的女儿。就在今天陕西西部一带。反正那一带早期都是羌人的活动区域。我大致上猜测羌人的祖先可能是由西域进来中国的那一支,而东夷及商的祖先是由西伯利亚,东北进入中国的那一支,如果是这样,那这两支文化上是完全不同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了。
起初姬姓是一个很小微的族群,甚至可能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族群,就是生活在有邰氏部落之中的。然后过了很多代之后,姬姓的一个首领,带着姬姓这一支离开了有邰氏,上西北的大山上。我们知道陕西那边有一个像新月一样的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四周都是山西边是黄河。羌人早期就活动在这个平原的西边。到了公刘时期,他带着姬姓族群离开了肥沃的平原,而是去了贫瘠的西北大山中。这个事情就很有意思了。一般搬迁都是去好的地方,但是公刘去的是确实差的地方。所以可能是被流放一类的惩罚也不好说。总之,这大概是姬姓族群首次独立生活吧。
关于姬姓在山里面的记载不是很多,大概是出于一个吃吃不饱,穿穿不暖,睡睡不香的状况。关于睡不香这一块,不少考古认为他们那个时候可能并不是向我们认为的那样住在房子中,他们是在地上挖洞,住在地洞里的。就这一点看,那个时候的姬姓族群,是非常卑微渺小的。另外有一点,即使已经这么困难了,他们还要天天被犬戎欺负。最后实在受不了犬戎了,到了公亶父这一带,终于带着他们位数不多的瓦瓦罐罐下山了。他们似乎是想按照族里流传的传说找到原来的有邰氏部落,不过或许是由于有邰氏迁移了,或许是相隔太久远了,他们最终没找到,于是最后安顿在了另一个羌人生活区,这个地方的名字响彻天下,那就是周。由于他们都是羌人文化圈的,虽然上山了很长时间,但是他们的信仰,习俗,言语都是相似的,所以下山之后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并且令人吃惊的是,这个起初平淡无奇的姬姓小族群,在这次下山之后,表现出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地神勇,仿佛被上帝加了主角光环。他们用了一代时间称霸了周。从此之后,姬姓族群就成了周的话事人。周这片土地的所有原来的族群都听命于刚下山的这支破破烂烂的姬姓穷亲戚。然后又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在公亶父儿子公季这一代,就已经带着周人,打败了周边无数的方国,称霸西部。最后得到了中央王朝商的赏赐,被商王武乙,也就是帝辛(商纣王)的爷爷,被武乙封为牧师。代替商王管理西部的部落。所谓牧师,意思大概是就像放牧一样的管理其他部落吧。并不是游戏里那个专门负责加血的奶妈。后人给这个职位另一个更霸气的称呼,就是西伯。考虑到那个时候,不存在伯这个字,伯是用白这个字。而另一个字霸也尚未从白中分化出来。所以我们姑且可以认为二代目公季天天带人出去征伐,最后肝到了西霸的称号,并且还得到了官方认证。我们后来知道,到了三代目文王时代,已经是有了和商王朝分庭抗礼的实力。后来文王受命,要起来革命了。在文王受命7年后,文王薨了,武王即位。武王没有改年号,继续用爸爸文王的年号,也就相当于文王受命7年即为武王元年,文王受命11年,即武王4年,武王伐商。商亡。自公亶父下山到武王伐商一共就是三代零4年的时间。这就跟当年一直不起眼的东北的小蛮族最后竟然入主中原建立满清一样的魔幻。
在尚书周书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周建国初期的一些文献。然而关于西周中期的记载就很少了。晋代出土的竹书中,有一本穆天子传,记载了一些周穆王的故事。说周穆王往西走,去见西王母。我其实比较怀疑这个西王母可能是与原来孕育姬姓部族的羌姜部落有关系的。西王母这种说法我觉得是不地道的,地道的说法至少应该叫做西后。因为上古时期习惯把女性部落首领称为后。又因为姬姓是一个姓,我甚至怀疑除了公刘,公亶父之外明确缀公的姬姓部落首领,可能也是女性的。姬姓部族作为一个远离中原的边陲小部族,文化落后的原因,让他们一直保持母系氏族生活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种种迹象表面,武王之所以能顺利伐商,与商内部出现带路党不无关系。史记周本纪记载:是时,诸侯不期而会孟津者八百诸侯。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还师归。6不6?这里透露出两种可能,一种是武王对商的军事实力知根知底,他掂量了一下八百诸侯觉得还差得远着呢,所以不打了,回去了。另一种可能是到了孟津,有人通知他时机还未到。还要等。是个什么时机呢?按照史书记载,武王从宗周出发,一路走到牧野是一点来自于商的抵抗都没遇到,到了牧野之后,打了一仗,赢了,大商亡。这个太诡异了。商的核心区在河南一代,控制了大量城市。武王的军队在商的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一直到了商的首都殷的近郊,牧野,才遇到了抵抗。这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沿途商的关隘,城市的武装力量对这支周人的军队假装没看见,任由他们进入。另一种可能就是已经没有什么武装力量了。不论哪种可能,都反映了商当时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不正常的状态中。
有观点认为,纣王爸爸帝乙,爷爷帝辛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某种宗教改革,目的是集中权力到商王手中。比如商王的称号在此之前都是称王的。帝是死了之后祭祀的时候才有的尊称。而祭祀,占卜等等宗教活动,似乎被垄断在宗教贵族手中。比如占卜的时候,对龟文的解释权就被垄断在卜者的手中。这个权力是很大的,能影响到要不要对一个方国动武。所以后期商王想要通过改革来收拢这种权力。但是这触动了宗教贵族的利益。商王的派系就与宗教贵族的派系不断斗争。纣王时期宗教贵族似乎处于下风,所以为了拼死一搏,引入了周族这样的外部势力,想要里通外合,废掉帝辛即商纣王。于是派人与武王约好了时间,让他们进宫协助自己铲除那个想要叛国的帝辛。然后再另立帝辛后人为王,让新王成为容易被他们掌控的傀儡。没想到周人不按套路出牌,灭了帝辛竟然不走了。直接把商给灭了。你说这个剧本和吴三桂领着清人入关像不像?我还有一处证据,就是清人入关之后,为了回报吴三桂,封了个王。而周人一模一样的为了回报带路党,封了帝辛同父异母的哥哥微子启做了宋公。那时候周王是最高的,其次就是公了。其他诸侯是周的臣,而宋不是周臣,而是宾。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微子启到底做了啥事,能让周公封他为公。(其时武王已薨,周公代天子执政。)
先秦旧事说的有点多了,下一本是局外人。这本小书,构思还是挺巧思的。很不幸,我与加缪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他强调人应该忠于自己的感受与存在,拒绝社会的虚伪规范。我也并不是完全反对,而是尺度不一样。比如说1~10,1是完全的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去或者,压抑自己的感受,10是完全的自我的活着,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我与加缪的区别在于在我看来,他大概在,8~9,我在5~6。用儒家的视角看,这是个中庸的问题,用道家的视角看这是个无为且不自伐的问题。用弗洛伊德的视角看这是一个要不要释放力比多以及如何释放力比多的问题。当然这也要看你所处的社会的整体的环境。如果环境平均是个2~3,你在5~6,那2~3眼中的你就是8~9,如果平均是个8~9,而你是个5~6,那你在他们眼中可能是2~3。
电影。感觉没什么值得一说的电影。现在处于西方价值观崩溃期,而我们自己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很好的在文艺领域搭建起来的阶段。所以就是会比较的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二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很可惜,现在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电影感觉是越来越少,几乎看不到了。这种事,中宣部不抓的吗?你现在搞那么一群牛鬼蛇神,天天搁那群魔乱舞,这是人民需要的,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事业吗?我看那,他们不但没有为社会主义服务,反而为反动的资本主义,甚至是封建主义在服务。真是邪门。。
其他。今天闲暇时间似乎都在看这些中天,TVBS的台湾论政节目了。主要是郭正亮看得多。但是我现在越来越不喜欢郭正亮了。当初喜欢他原因很简单,台湾这一群人水平太低了。也就郭正亮还能听一听。但是你听的多了会发现,这家伙台独底色一直未改。其实这对我来说也还OK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立场嘛,他主要是观点尖锐,分析的有深度,那即使立场不同我也有收获嘛。但最让我难以忍耐的是,我觉得郭正亮的思想上有个透明的玻璃板,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触摸到了那个玻璃板,我就觉得他智商就瞬间不存在了。简单点说,我能容忍你坏,但是难以容忍你傻。他这种人局限性太强了,不适合从事政治活动。感觉他老想着当个三好学生。啥事都是国际社会会怎么想?这也可能是台湾的局限性吧。我明白的讲,在2025年的现在,国际社会已经不存在了,所谓的国际社会就是中美,最多加个俄。中美相互制裁,哪个国际社会管得着?俄罗斯打乌克兰,国际社会有什么用?有用,但是不多。但是这帮子台湾人做什么都要先看一眼国际社会脸色,生怕做不好,国际社会瞧不起,或者是做好了就希望能被国际社会表扬一下。一次两次我还觉得无聊,政治幼稚,老这样我就只能翻白眼了。特朗普把墨西哥湾改成了美洲湾,你们国际社会有不鼓掌的自由吗?
24年下半年,在京东女拳事件的时候,我关注了沈逸。沈逸和我的观点重合度是95%,剩下5%不一样的是对特朗普的态度。他极度看不起特朗普,就差没直接说特朗普就一傻逼了。而我很欣赏特朗普,我作为一名可以一边读冯友兰,一边还明目张胆不加掩饰地跟人说我读冯友兰的人,我欣赏特朗普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跟冯友兰学的谁强我就认谁。美国富豪多着呢,甚至论财富值,特朗普都排不上队的好吧,人家两次竞选成功,当选成为这个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强大的国家的一把手,你跟我说他是个傻逼。那剩下的70亿人是什么?或者说,美国三亿人,最后让一个傻逼当选成了总统,那这三亿人是不是连傻逼都不如。而剩下的不到两百个国家还不如一个三亿傻逼都不如的人组成的国家,那人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生物?
就是说,如果特朗普真的是个傻逼的话,这是逻辑上就会出问题,最后必然会问到人类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上。
这是在我完全不了解特朗普,就根据他两次当选我盘逻辑能盘出来的结论,就是他不是傻逼,他至少是个能人。其次,我在看他的政治观点,我喜欢的不得了。虽然我跟他立场不同,但是我认为他做的事情是完全没毛病的。现在有些人一谈起特朗普就是这不行,那不行,他完全啥都不懂在瞎搞。我的问题是,就美国现在这个吊样子,你告诉我,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搞?民主党的路完全是死路,再走下去,底层就彻底受不了了。特朗普的操作至少能保证美国还是一个区域性的大国,并且操作好了有可能不爆雷,底层也能过得去。
我的预判就是特朗普这四年,一开始会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极限施压,把能拿到的利益都拿到,然后退居美洲。放弃争霸。退居美洲,放弃争霸这种事情,可能不少人都知道是对的路,但是没人敢提,提了会被喷死,属于是政治不正确。所以特朗普需要做一些事情来积攒威望,就比如吞并加拿大,墨西哥,格陵兰等等。假如保持现在的政治现状不变为1,完全吞并上述地区为10。特朗普不用做到10就能拥有很高威望,他哪怕只做到2~3就可以了。比如让格陵兰从丹麦独立,然后以某种美国保护国的方式存在。加拿大,墨西哥让渡部分权力给美国等等。这事做成个2~3,特朗普就会拥有巨大的威望,这种威望能保护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不必担心被反对者推翻。
总之特朗普的这一个任期必然会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大事件。甚至不少会对我们造成重大挑战。我很不想看到我们的学者一谈特朗普就是一脸的轻蔑,一张嘴就是他完全在胡搞。他如果在胡搞,他的政策比如贸易战,科技战,为什么会被民主党的拜登照单全收呢?拜登可是个体面的建制派啊。我当然希望我们一通操作,最后让大家看到特朗普确实是小丑,但是我就怕一通操作之后,变成小丑的不是特朗普,而是我们。
25/01/23